目前分類:蒂蒂日記 (3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頤和園  

「有一種東西,它會在某個夏天的夜晚像風一樣突然襲來,讓你猝不及防,無法安寧,與你形影相隨,揮之不去,我不知道那是什麼,只能稱它為愛情。」 ~婁燁《頤和園》

婁燁,中國當今最有才華、國際知名度最高的中生代導演之一。因代表作《蘇州河》、《頤和園》碰觸六四天安門政治議題和大量的性愛場面而遭大陸封殺禁演,被勒令5年不得拍片,但傑出的藝術表現在國際影展間屢獲大獎,成了十足的地下導演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重慶森林  

我真的懷疑,王家衛跟村上春樹根本是一夥的!兩個人像異卵雙胞胎,都愛符號性的文字、疏離又孤獨的tone & manner,就連作品的concept都很像。昨晚重看《重慶森林》,看金城武連吃30個鳳梨罐頭、林青霞躲在金髮墨鏡後的重重心事、梁朝偉自憐自艾對著絨毛玩具喃喃自語、王菲酷到不行的Hotel California…讓我時而會心莞爾、時而哈哈大笑,個人覺得是王家衛電影中最甜美又juicy的一部了!

「愛情罐頭的賞味期限vs.永遠密封保鮮的愛情」、「我們最接近的時候,我和她之間的距離只有0.01公分,57個小時以後,我愛上了這個女人。」或者是《阿飛正傳》中,張國榮搭訕張曼玉最有名的橋段:「16號。416號。1960416號下午3點之前的一分鐘妳和我在一起,因為妳,我會記住這一分鐘,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。」能想出這種要人命的台詞,港台導演中,大概就屬王家衛一人了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重慶森林  

「獨白」一直是王家衛電影的特色,那種囈語式的文青呢喃,給人一種世紀末華麗的疏離感。濃重的光影色澤讓人暈眩,很moody的音樂讓人迷醉,符號化的隱喻讓人淪陷,拼貼式的影像風格感覺很後現代,總是不知不覺就被吸入似懂非懂的敘事黑洞裡。《花樣年華》是周慕雲(梁朝偉)的獨白,《東邪西毒》是哥哥張國榮的獨白,《重慶森林》一開始便是金城武的大段獨白。這種很主觀(非客觀全知)的敘事模式,左右了觀眾的感知,很快就走進角色的內心,於是我們在《重慶森林》裡,懵懂體會了何謂愛情的保存期限。

金城武(探員223):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每個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,秋刀魚會過期,肉罐頭會過期,連保鮮紙都會過期,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是不會過期的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鱷魚手記  

昨晚一如往常,睡前從書架上的後宮佳麗挑一本來陪寢,沒想到打開邱妙津的《鱷魚手記》,一開卷就無法停下了,而且眼睛以極.其.緩.慢的速度爬行,一點也無法快起來。要不是第二天必須早起開會,我想很可能一口氣讀到清晨了。

痛苦。割裂。壓抑。晦澀。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愛,都是苦。貼著她的文字脈搏呼吸,彷彿胸口上壓著一塊石,卻抑止不住顫抖的情緒;隨著文字鑽進靈魂的血液,彷彿聽見許多白血球在呻吟,盲動在密閉的血管中,奄奄一息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村上春樹小說  

在個人的視聽閱讀經驗中,村上春樹就好比王家衛,多年來各擁一批忠實信徒,不管作品好壞,有時近乎溺愛的程度。兩人作品有一共同特色,非常耽溺於角色的內心獨白,具有孤獨感強烈的人格特質,對於這個世界或身邊的人想愛卻愛不進去,因為他們最愛的還是自己。

其實我個人並非死忠的村上迷,只有幾本小說較對味,這些年偶讀下來有些小感想。村上春樹受歐美文學、現代主義思潮影響很深,一如歐洲藝術電影。他的小說側重「事件」,相對之下「情節」顯得不太重要,他似乎不希望讀者投入太多情感,不像傳統敘事跟著情節走,而是留給讀者自己思考,因此產生了所謂的「美學距離」。尤其他擅於使用符號化的文字,對「不倫之性」的哲學性描寫,給人年輕又時髦的清新氣息,交織字裡行間那股若有似無、生命無以為繼的疏離感,形成他獨一無二的村上語言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花神咖啡館  

如果世上有所謂的前世今生、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,那麼《花神咖啡館》是很值得推薦的電影。這部片不只探討愛情宿命,更告訴我們當愛已遠去,如何好聚好散學會放手。為了強調不可逆的宿命,加拿大導演尚馬克瓦利運用了兩個不同時空、不同家庭成員的交疊敘事和歌曲Café de Flore來突顯這個主軸。片中有許多一見鍾情的MOMENTDJ男主角與金髮美女在PARTY上一見傾心、少女在上學清晨與美少年的眼神交會、唐氏症男童與女童的相擁相親眼前的靈魂伴侶,彷彿是自己尋覓已久的另一半,冥冥之中注定好了,再也難分難捨。

 

愛的形式有很多種:佔有的愛、放手的愛、無私的愛、毀滅的愛面對人生難以橫渡的關口,被迫概括承受所有的怨懟與無奈,我們總是很難跨越、無法超脫、不斷與自己糾纏,其實心裡的聲音知道,也許欠缺的只是一個足以說服自己的理由。信仰、算命、輪迴、夢的解析、前世今生的探索藉由心靈療癒進而找到出口,在時間的淘洗中,我們終將在黑暗的甬道中看見那道光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布拉格的春天  

人生與愛情的孰輕孰重,向來是耐人尋味的申論題。米蘭昆德拉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的托馬斯,始終徘徊在妻子特麗莎和畫家情婦薩賓娜「輕」與「重」的愛慾掙扎裡,直到俄國的坦克車轟進了布拉格,夫妻二人不得不逃到「政治自由」的瑞士尋求庇護。然而缺乏婚姻安全感的特麗莎,人在異邦沒有工作、沒有腳踏實地的生活感、沒有熟悉的語言與朋友,無法承受自由世界的「輕」,於是選擇獨自一人回到那有著沉重束縛的故鄉捷克。而看似擁有「肉體自由」與「心靈自由」的莎賓娜,當一位愛上她的大學教授選擇離開妻子、與她共築愛巢時,不喜束縛的她反而逃之夭夭。莎賓娜逃到最自由的美國,畫著「自由」的抽象畫。

托馬斯呢?當他拋開妻子的束縛,以為從此可以逍遙自在回到黃金單身漢,卻在重獲自由之後感到無邊無際的荒蕪,雖然他追求各種「自由」,但卻無法逃避對妻子的愛與責任,於是他決定回到祖國陪伴特麗莎。為了不簽下共黨恫嚇的「悔過書」,只得被迫放棄高薪的醫師職位,寧可當名清潔工,只為了保有最高貴的靈魂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黑蝶漫舞  

當女人遇上男人,當女權對抗父權,為何性靈崇高、才華橫溢的女人一如法國雕塑家卡蜜兒・克洛岱爾、墨西哥畫家芙烈達・卡蘿,一生總是美麗而蒼涼?昨晚觀賞《黑蝶漫舞》Black Butterflies),這是一部描述南非歷史上最偉大的女詩人―英格麗瓊蔻,一生多舛的愛情與崇高理想的傳記電影。才華洋溢的女詩人,如何在父親蠻橫專制的陰影下,在親情的渴求與愛情的孤寂絕望中,寫出傳誦超過半世紀的偉大詩篇。電影除了描繪女詩人追求愛情的狂野,如泣如訴的動人詩句也迴盪在整部影片中,讓我們更能深刻體會她文字創作背後的美麗靈魂。

故事地點在南非,這個從15世紀以來一直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,當地白人普遍擁有優越感,甚至還一度施行「種族隔離」的政策,就連女詩人英格麗的父親都認為「黑人普遍智能低下」,無論是人權、著作權、演出權皆以泛政治的理由被查禁,而女詩人的父親正是政府審查部門的部長,因此不難想像,橫亙在這對父女之間的道德衝撞是如何激烈。雖然父女倆立場迥異,但英格麗內心始終渴望能得到父親認同,也期待在情人身上找到歸屬感,無奈始終無法如願,後來在一次街頭親眼目睹白人警察開槍射殺黑人的事件後,震驚痛心之餘寫下了一首詩《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》(The child who was shot dead by soldiers in Nyanga),這首詩後來成為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,在全球矚目的就職典禮上所朗誦的詩作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木柵市場  

從小我的數學就不在行,數字對我來說常常只是一種模糊的概念,就像我永遠搞不清楚一斤多少錢的具體意義,正因不明究理,每每到傳統市場買菜出手就顯豪氣,不論斤計兩、不挑三揀四,更不會討價還價,傻呼呼的性格有時反而會出現意外的驚喜。

閒暇時我喜歡自行開車到傳統市場、大賣場採買,看著滿滿一菜籃、高高鼓起的手推車,豐衣足食的滿足感油然而生,覺得自己是位能幹的職業家政婦。尤其是到家附近的木柵市場,這座在作家劉克襄口中「小農齊聚的百年大市」,拖著菜籃緩步走在喧鬧的市集中,別有一種小日子小確幸的安逸感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紅色情深  

波蘭大導演奇士勞斯基(Krzysztof Kieslowski)的電影,總帶給我心領神會的感動。除了他最知名的三色片《藍色情挑》、《白色情迷》、《紅色情深》,還有充滿偶然與巧合、神秘不可言說的《雙面薇若妮卡》最令人難忘。他喜歡以簡單的故事、富詩意的玄妙情節,在人性與宿命論之間,做出令人驚嘆的詮釋。

三色片中我最喜歡大師的封箱遺作《紅色情深》,兩個素昧平生的人,偶然相識擦出火花,對照現世人際關係的疏離,就像一陣春風帶來甜蜜和暖意,讓我們在獨居老法官與自己的和解中得到救贖,再次滿懷熱情看待這個冷酷的世界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女僕  

小成本若能拍出好觀點,相信絕對比大製作更深烙人心!

2009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入圍《女僕》,正是一部題材特殊的電影。劇情描述智利某個大戶人家的女僕樂格,一手扛起主人家中大小事務,盡忠職守23年,將青春與健康都奉獻給主人,深知家中每個人的秘密。她的獨斷與佔有慾,無法接受其他新女僕的加入,總是費盡心機、耍小手段搞走新來的女僕,卻因此把內心幽禁在自我厭惡的牢籠裡,直到有一天,來了一位EQ超高的新女僕露西,她用幽默與寬容,化解彼此心中的防線,露西就像晴天娃娃,不僅給樂格溫暖的擁抱,更改變了樂格的人生觀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莎岡  

閱讀這些書籍,讓我發現自我,作為讀者的我、存在的我,還有身為作者的我。某個年齡渴望閱讀的書籍,帶來欽佩和自戀夾雜的瘋狂狀態,讓我尋找一種吸引我的寓意,一種啟迪我的思想。」 ~法國女作家 莎岡

莎岡是我很喜歡的法國女作家之一,成名甚早、絕頂聰明、豪賭飆車、縱情享樂。她的字典裡只有「快樂」兩個字,只不過,她創造快樂同時也摧毀快樂,沉迷於走鋼索的刺激,每每險象環生。她的人生要的是一個絕對值,要不就全部掠奪,否則全數丟棄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藍色茉莉  

對某些人來說,婚姻是位階的晉級,是人生的轉機,即便過了賞味期限,也要努力維持外表的假象;即便知道愛已不在,寧可兩個人躺在冰冷的墳墓。因為一切得來不易,因為共同利益(名望、財富、孩子),面子裡子都不能失去。徒留的一紙婚姻,就像是漂流在人生汪洋中的一塊浮木,深藍淺藍交錯著憂鬱,載沉載浮找不到彼岸花。

《藍色茉莉》一齣包裹在謊言、金錢、矯飾、虛華背後的婚姻諷刺劇,伍迪艾倫這次對片中的兩位姊妹比《漢娜姊妹》下手更狠毒,劇本依舊機鋒犀利、火花四射。女主角凱特布蘭琪演活了「難以自拔沉迷於孔雀的交際舞」的優雅貴婦,即便後來真相大白、宣告破產,仍放不下昔日驕傲的身段。她委身在妹妹住處,強忍著所有的難堪與磨難,她啃噬並折磨自己的心,磨啊磨得連牙兒都疼了,她就是無法忍受平凡,處境令人嘩笑也令人唏噓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長日將盡  

很多事,錯過了就是一輩子,我們該握緊那個moment,還是讓性格來決定命運?

昨晚看了一部非常英國貴族的電影《長日將盡》Remains of the Day,看兩大巨星艾瑪湯普森、安東尼霍普金斯精彩飆戲,從片中感受傳統英國管家對工作的信仰與一絲不苟。他們熟悉上流社會的所有規矩,總是謹言慎行、一派優雅,戴著白手套擦拭銀器、熟練地開香檳、不動聲色地從客人的左邊上菜。他的五感會告訴他,如何讓一瓶陳年紅酒保持絕佳適口的溫度;他的專業會告訴他,遇有大型宴會如何像三軍統帥在廚房指揮若定。他們是男僕、貼身助理、家務管理者,並且以自己的職業引以為榮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侯麥-綠光  

生活中,總有許多難以言傳的小奇妙,冥冥中引導我們前進,比如說星座、算命、信仰。看到喜鵲築巢鴻運當頭、眼皮跳動喜怒哀樂這些生活中的「小迷信」,侯麥電影《綠光》倒是有很精妙的描述。女主角說,她相信發生在自身周遭的迷信,就像她在巴黎路邊撿到象徵壞運的黑桃Q、看到「恢復自己與他人聯繫」的廣告傳單,她也相信如凡爾納小說所述,看見綠光,便能讀懂自己和對方的心,終能得到幸福。

這位個性內向、難以融入人群、總是因不被了解而暗自垂淚的女主角,旅途中經過一連串跟同行友人不歡而散後,最後卻因一本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《賭徒》(*侯麥安排的書單真是妙哉!)而與男主角邂逅。當他們並肩在海邊觀看日落,終於看到傳說中的綠光,這時你終於明白,為何女主角會喜極而泣了。正因一份虔誠、美善的心意,SECRET的力量會來找到你。保羅.科爾賀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最受用的名言:「當你真心渴望某件東西時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。」生命中的綠光無所不在,真正的信仰在自己身上,帶著我們走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七封印  

柏格曼藉由《第七封印》來克服自小對死亡的恐懼,

並從不斷的劇本創作中抒發對生命的看法及自我存在感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國家兩廳院2013壓軸舞作  

書,是以書的形式存在;舞蹈,則是舞者用肢體來實現不存在的文本。看似沒有對白、沒有劇情,實則由饒富意義的細節連綴成一個強大的概念。今晚在國家戲劇院觀賞的現代舞作,是由國內兩位中生代編舞家-姚淑芬《蒼穹下》和何曉玫《親愛的》的兩部作品。結合多型態的表演藝術:力與美的肢體動作、劇場語言、視覺風格、敘事空間等創作要素,將現代舞表現得很藝術、很深情。

上半場姚淑芬《蒼穹下》,運用整面布幕投影出建築立面,讓數名躺在舞台上的舞者,在三度空間的魔幻投影下,彷彿是在建築體上攀爬、蠕動、匍匐,形成一種新的視覺趣味。傳達的是城市裡人際之間的各種互動,像私語、也像集體催眠的歇斯底里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巴黎輕小說  

今夜,台北還是好濕冷,煮上一杯低劑量咖啡,讓我們再來淺談我最愛的法國電影與文學。

被封為愛情大師的侯麥,對他的認識從電影《綠光》開始。侯麥善於處理主人翁內心細膩的情感起伏,一個個看似平常的情節,娓娓道來內心的思考活動。以書中一篇《搜集男人的女人》為例,經由一場場精彩的對話,剝去外在包覆的價值觀,進而辯證愛情的道德與非道德。書中男主角阿迪安自以為在愛情遊戲中掌控全局,最後卻跌跌撞撞、唏噓喟嘆,反倒是女主角海蝶全身而退。從小說到電影,侯麥維持了他一貫聰明、機鋒的大量對白,以及對自然光、寫實的場面調度,整部片的調性溫婉細緻且充滿哲理,雖然有點喋喋不休,但有一種獨特的個人氣息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式老旅館  

長到這麼大,雖然不善廚藝不會經營管理也不懂建築,但對於這類戲劇節目或相關話題總有股莫名的狂熱。例如早年的漫畫《夏子的酒》、《將太的壽司》;國興衛視《全能住宅改造王》、日劇《旅館之嫁》;紀錄片《壽司之神》還有好多好多不及備載。每次都很入戲,看著看著不自覺眼眶泛淚,想必是裡面的「職人精神」感動我。

很久以前看的一齣日劇《旅館之嫁》,全劇以日式老旅館「加賀美屋」老闆娘一職的養成教育為主軸,並隨著故事發展同步行銷了岩手縣。特別是劇中提到家喻戶曉的日本童話作家及詩人-宮澤賢治所寫的一些故事傳說,為整齣戲注入了深刻的靈魂。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惡女花魁  

「視覺意象」的表現方式很多,有的形之於「色」(ex.中島哲也《告白》的冷調藍光),有的訴之於「形」(ex.日劇《戀愛世代》不時出現的水晶蘋果),或者傳達一種意念/MacGuffinex.奧森威爾斯自導自演《大國民》那句rosebud),藉此串起整部片的主軸,成為統整全片基調或是推展劇情的關鍵。

日本時尚攝影大師蜷川實花,躍登大螢幕處女作《惡女花魁》,即是以「金魚」作為貫穿全片的主視覺。似在說明,只有活在青樓、這個小小安逸的人造天堂,金魚才能保有光鮮亮麗的表象,若將金魚放至河中,不出三代就會變回一般的鯉魚。女主角清葉深知「華麗的織錦,包裹的是幽深的空洞」,她終究不是自怨自艾的青樓女,最後她逃出了吉原,在櫻花盛開的時刻,與長年深情相守的男子,在燦爛花海中相視而笑,也許她就此成為平凡的鯉魚,但女人要的,不就是這般相知相守的幸福嗎?

didi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 2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